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简写IWD),又被称为“国际妇女节”、“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U.N. Day for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eace),是全世界劳动妇女团结战斗的光辉节日。主要代表人物有克拉拉·蔡特金、何香凝、金学曙等。
1909年,美国各地举行首次全国妇女节的纪念活动。1910年,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将每年3月8日作为国际劳动妇女节。1911年,美国、德国、奥地利、丹麦、瑞士等国的劳动妇女首次举行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纪念活动。1917年3月8日,俄国彼得格勒的女工,举起“三八”节的战斗红旗,举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反对沙皇制度、反对饥饿的游行示威。1924年,中国妇女首次开展“三八”妇女节纪念活动。1975年,国际妇女节期间,联合国开始将3月8日作为国际妇女节加以庆祝。1977年,第32届联合国大会正式决定把3月8日作为“联合国妇女权益日和国际和平日”。1995年,由189个国家政府签署的历史路线图《北京宣言和行动纲要》集中在12个关键关切领域,将目标5“实现性别平等并赋予所有妇女和女孩权力”纳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自设立之初,国际妇女节为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妇女开启了一个新天地。日益发展壮大的国际妇女运动,通过联合国四次妇女问题全球会议得以加强,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已成为一个争取妇女权利和妇女对政治经济事务的参与的集结令。